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专心致“质”,“量”出行动

发布人:郝怡丹  发布部门:服务和支持中心 时间:2024-09-30 14:33 字号:

——制造中心组装单元开展“质量月”活动

来源:制造中心        作者:蔡乾坤          审核:胡春虹                      

9月份以来,制造中心各单元紧紧围绕公司“质量月”活动安排及要求,积极行动,从质量意识提升、工艺纪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艺改善、设备维保等方面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专心致“质”,“量”出行动,促进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双提升”。

宣教学习+提升意识,营造“质量第一”氛围

9月10日,制造中心组装单元组织召开8月份质量总结会,对公司《关于开展庆安制冷“质量月”的通知》进行专题宣贯学习并对组装单元“质量月”活动进行布置安排。

活动开展以来,制造中心各班组、各单元利用班前会、班后会、过程质量问题分析会等开展相关质量管理规定和质量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参与质量技术部组织的质量知识答题活动,在员工中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让班组员工真正认识到质量与市场、质量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班组员工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全体员工学习质量知识,参与质量提升工作。

为持续营造“提高质量,人人可为”的良好氛围,制造中心联合质量技术部制作质量标语,张贴到现场、关键岗位,激励员工从岗位做起、从自身做起,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想办法、出主意、提建议,为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献计献策。截至9月28日,组装单元已累计征集合理化建议30余条。

培训技能+改善过程,保障质量稳步改善

异物卡死下线是整机终检主要质量问题。9月25日,针对过程异物卡死下线,组装单元组织质控技术员杨博文对压缩机异物的类别及降低异物卡死下线的关键环节、控制改善要求等进行专题培训。钎焊“进钎料”又是过程卡死下线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焊工技能参差不齐,新焊工培养技能不足等问题,9月份,质控员薛进军持续进行焊接技能培训,并持续对新学员进行现场示范教学、指导,帮助其提升技能。自动下盖定心机,对组装单元是个新事物,针对新下盖定心机的换型要点及作业要领,组织工艺技术员李楠进行专项培训等。

对过程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改善是保障质量稳步提升的前提。针对焊渣、飞溅造成夹持气缸卡死,影响上下环质量问题,机电维修单元组邢凯、孙海斌等进行气缸维护,精度检修,防渣皮的改进,降低夹持气缸卡死故障,通过持续改善,上环焊漏气率环比改善7.3%。针对焊接飞溅附着,组装单元组织防护皮涂飞溅剂、涂油等试验验证,降低焊渣在筒体外壁附着,改善整机外观质量。质量技术单元针对8号线A线E系列工装板定位销与机芯定位孔配合尺寸不合理问题,乔旺林组织重新设计并制作定位销,组织第一时间安装,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针对9号线“2°偏”问题,质量技术员石伟航连续跟踪分析,设计改进抱紧夹块与限位夹具等,进行改善。“2°偏”问题基本闭环。

监督检查+严抓执行,促进质量与安全双提升

9月份以来,制造中心会同品质、工艺、质控成立联合检查组,将质量监督检查与安全管理监督紧密结合起来,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地监督检查活动。检查过程中,联合检查组以工艺纪律、安全、作业指导书的执行作为重点,对生产过程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点进行检查、通报、培训、复查整改结果等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使质量控制重点由事后检查整改向过程控制转变。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检查的过程中,针对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提升机、安全门、配电柜、消防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组织各岗位安全、质量风险排查,消除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隐患。同时,面对生产作业与涂装悬挂线维保作业的“两线作战”局面,机电维修单元在持续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现场监管责任,分区域、分类加强作业监管。对“三违”行为及时叫停、及时约谈、反复提醒,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促进质量与安全双提升。

微信图片_20240930140710_副本.jpg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