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当然,年轻人到死也不会知道是他"抠鼻孔"的坏习惯毁了他的工作,使到手的饭碗落入了他人之手。
哲学家萨格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积极主动,那么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习惯,形成拖沓、被动工作的习惯,如果形成习惯,按章办事、按程序办事便是一种摆设。
我们要丢掉不良习惯,面对工作要主动出击,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改变自己的日常工作行为做起,养成按照程序、按照流程做事的习惯,长期积累,终身受益。
我们经常说:“我不小心忘记了……”,“我迟到,是因为……”,“我一直是这样做的……”,等等,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找借口或是抱怨。其实,这是我们长期不良行为积累的一种不良习惯所表现出来的潜意识造成的,这种潜意识一旦植根于我们的内心,长期影响我们做事,使得我们按照程序做事、按照流程做事的行为被抛于脑后,流程、制度渐渐与我们无缘。
不良行为潜移默化,潜意识盛行、潜规则盛行,面对种种不良行为,我们要勇敢的站起来,向潜意识说不,向潜规则说不,向不良行为说不,我们要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培养照章办事、按流程、按制度文件做事的习惯。
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做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
科学素养要求我们工作中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学会用流程办事,学会用统计的思维分析问题,学会用5W1H的方法找“真因”,学会用“4M1E”做好过程变更管理,学会用P-D-C-A方法实现问题闭环。工作不能靠吼、不能靠感觉、更不能靠潜规则。“感觉是对的……,”、“一直是这样做的……,”“我干了……,干完了……,干的效果怎么样不知道”、等等这种工作思维和方法都不可取。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模式,分析处理每一件事情,完成每一项工作。
- 我司小批产品YZG-A052AY2D2T6、YZG-A066AY2D2、YZG-A071AY2D2T2
YZG-Q036FY2D2T3产品在珠海格力入库检验被判不合格,原因是小批样机没有带附件(无保护器、无减振支撑座),经过调查,关于新品送样的质量管理在《新品开发阶段产品质量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规定,但从发生的问题分析来看,属不按程序文件办理,执行过程中只是通过电话沟通传递,过程不受控,在附件不全或者附件不能随产品一同打包发客户的(附件从供方厂家直发)信息传递没有记录,导致发货信息、接收信息不能协同,导致问题在客户处出现。
附件是小事,但造成的后果却是致命的。
此次问题严重暴露出工作制度、程序、流程形同虚设,过程随意任性,严重暴露出,“我按时、按要求干了,但干的结果怎么样”,能不能经得起科学方法的检验等等,这都是工作中没有科学态度,没有按照程序流程办事的习惯。
我们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点,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我们工作的习惯、工作的结果直接输入到下一个岗位,而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点,间接影响到整个流水线。“我们没有守规守矩的习惯,没有照章办事的习惯,没有按照程序流程做事的习惯,我们自由散漫”,那结果是我们不仅影响到下一个岗位,更是影响到整个流水线,甚至整个环节都要为我们的不细心、不按规矩而付出代价。真是害人害己呀!
科学素养是一种认识:认识工作的性质、认识工作的要求、认识工作的方法,认识自我的工作态度;科学素养是一种能力:教会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教会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教会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更是一种工作的好习惯:习惯于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习惯于用制度流程执行工作、习惯于用标准、目标评价工作。培养良好习惯,按照程序文件做事,需要我们从身边、自己的工作中做起。
良好的习惯不是盲目的,他一定是科学的、合理的,良好的习惯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点滴改进,并固化的一种模式;良好的习惯是良好行为的日积月累;良好的习惯是必要的,他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变得高效、低耗。
让我们共同丢掉不良习惯,互相监督、共勉,养成科学素养,养成按照程序文件做事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