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卓
公司“十句话”文化中第4条讲到“管理就是沟通,沟通、沟通、再沟通”,说的就是我们工作中要及时沟通、有效沟通,把问题沟通清楚,才能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解决问题。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强调工作能力的提高,而往往容易忽略掉沟通技巧的提高,导致很多问题沟通不清楚、不准确,影响了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也就是董事长以前强调过的“沟而不通等于没沟通”!
究竟是我们能力不行呢,还是沟通无效呢?我认为,都不是!不是能力不行,你只是不会沟通而已!
沟通无处不在,有效沟通能让你在生活和工作得心应手!人际沟通的能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1.职业工作需要沟通能力,无沦是会计、社会工作者、工程师,还是医生、护士、教师、推销员,沟通的技能非常重要。工作的实践表明,我们需要50%甚至70%的时间用于与他人沟通,剩下的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和处理相关事务。
2.社会活动需要沟通能力,人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实践活动,总不免要与他人沟通。但是,沟通本身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要向他人表达一个意思,始终说不清楚;要为他人办一件好事,但有可能弄巧成拙;本来想与他人解除原有的隔阂,但可能弄得更僵。所以说,现实的实践活动需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3.沟通也是个人身心健康的保证。与家人沟通,能使你享受天伦之乐;与恋人沟通,能使你品尝到爱情的甘甜;在孤独时,沟通会使你得到安慰;在忧愁时,沟通会使你得到快乐。英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如果把快乐告诉朋友,你将获得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担一半忧愁。
究竟如何提高我们的沟通技巧?我们要不断学习如何沟通,不断练习和总结如何沟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沟通水平和技巧。
1.不是面对面坐在那里谈话、开会才是沟通,所有涉及到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换的事情,都是沟通。沟通无处不在。
2.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能力,是有差异的。但是,人是可以通过练习,发展出有效的沟通能力。这些沟通能力可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很多重要的沟通问题。
3.沟通是由思想深处的动机和价值观主导的,但别人无法了解到你的动机和价值观,所以,他们只能从你的行为上反推你的动机和价值观,所有沟通的误会,都是因为沟通行为和方式的不当而引发。
4.任何沟通,都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所以,可以事先设计。沟通是可以被控制的,有经验的人可以使之朝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5.沟通前,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沟通对象有什么特征;沟通要达到什么目的;怎样可以最有效地接受和传递信息;最恰当的信息传递方式是什么。
6.沟通前,要明确沟通的性质:是发起一个倡议;还是争取大家理解;或是在执行中向大家通报、交流;亦或是总结。
7.沟通双方的共识,会极大程度影响到沟通的结果。共识越多,沟通的效果就会越好。沟通前,要判断共知、共识的情况,然后,对沟通进行设计。
8.沟通中的倾听极其重要。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更要用头脑,投入身心。倾听,是一种能力,是一定要非常认真地投入,才能做好的事情。
9.倾听过程中,一定要听懂对方的意图,避免一边听着别人说话,一边构思着自己将要表述的话。对于绝大多数人,双线思维是很难完成的。
10.有效倾听,是一切沟通的基础。倾听的目的是要及时审视形势,判断局面。审势是控制沟通过程的重要环节。
11.不要忽视沟通中的非语言信息,比如身体语言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要综合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来理解对手的看法。
12.要学会控制沟通的走向,要及时把握沟通对象的反应,并据此来判断沟通的进程和形势,及时调整沟通的策略和招法。
13.沟通中,要根据自己占有信息的相对比重和对手对话题的讨论意愿,来决定话语的数量和传递态度:是指示、告知;还是说服;或是协商;亦或群策群议。
14.在一次沟通中,有可能上面四种情况都会遇到,要懂得根据进程及时切换表达方式和讲话逻辑。
15.沟通中的表达要根据对手的信息情况来决定,当对手有信息基础的时候,可以先讲结论,再讲细节,保证观点清晰、突出;否则,需要先铺垫,再给结论。
16.沟通不是一锤子买卖。平时要加强共识的建设,境界和包容力有助于和更多的人建立共识,做到有效沟通。
17.沟通不是一次性的行为,沟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共知的形成,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沟通基础。很多看似无关的事情,其实都是沟通前的准备。
18.在沟通中,如果看到不能达到预想结果,要及时、巧妙地结束本次沟通,并为下一次沟通留下一个比较有利的情境,要学会停止和放弃。